“一叶知秋意,一树识菩提”。泛黄的纸页,油印的小字,褪色的戳记,一张民国时期的铁路车票穿越历史的隧道,烙印时空的徽记,经过岁月的打磨,衍生为萦绕着当今科技元素的现代车票,它经历了百年铁路的时代轨迹,见证了百年铁路的沧桑巨变,记录了百年铁路的发展历程。
素有“东方巴黎”之称的上海,拥有健全完善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,作为我国第一条营运铁路诞生地,上海铁路的发展也紧跟国际趋势、紧扣时代主题,形成了融合“古今中外”特色的新型客站。从1909年落成运营,上海站迎来送往旅客不计其数,今年一年以发送和到达旅客总量计算,旅客吞吐量已突破2亿人次,平均每天有近60万人次通过铁路进出上海,这座“流动的城市”为区域快速发展注入了新活力,充分体现了我国高铁网络对人口流动的影响,进一步彰显了铁路大动脉对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性。
随着信息化、数字化在铁路领域的不断运用发展,我们能够深切感受到智能铁路带来的快捷便利,体验到科技铁路带来的安全高效。过去彻夜排队买票难,逢年过节更是难上加难,如今铁路部门提供了网络、电话、自动售票机等多种购票渠道,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一票难求的窘境。在支付方式上也不仅仅只有现金一种方式,而是银行卡、支付宝、微信均可支付,轻松出行不再是“老大难”问题。同时,铁路部门也在无线化、无纸化、智能化创新上不断推陈出新、探索实践,推出了“磁介质”、实名制火车票等含金量十足的有形化产品。能够将智能科技与铁路发展有机结合,离不开“高精尖”技术体系的不断升级,体现了我国铁路发展建设的巨大成就,让百姓真正享受智能网络时代的快速高效。
铁路部门作为百姓窗口单位,始终力求在服务品质上更为人性化、贴心化、温情化,让铁路文明能够与时俱进,与百姓需求完美契合。过去的人们出行更多的是满足物质需求,火车站就是个“临时歇脚点”,等车乘车走过路过。现在不同了,人们出行更多的是丰富精神生活,坐等车来早起不被接受。为了能够让“临时歇脚点”变为“温馨大驿站”,铁路部门想旅客所想、达旅客所愿,设计修建直饮水、母婴室、餐饮间、休息区等人性化基础设施,也在“厕所革命”的热潮中对站内厕所进行了一番“智能化改造”,这一系列变化正体现了铁路部门千方百计让百姓出行无忧、为百姓排忧解难的力度,也体现了铁路部门践行“人民铁路为人民”行为准则的气魄。
百年轮回,光影穿梭,沧桑的是人,鲜活的是心,铁路的每一次华丽升级都不会让心意褪色,只会让人情更暖、情谊更长。铁路的车票在变、车站在变、列车也在变,但那一份“待旅客如亲人”的初心却始终未曾改变,更加历久弥新。
来源:东北新闻网 作者:朱泓